《迷情桃花:誰殺死了我》 章節(jié)介紹
《迷情桃花:誰殺死了我》是一部言情題材的小說,男女主角分別是林芮譚冰,作者梁上君子語言表達時而幽默諧趣、時而厚重深刻,愛恨情仇故事橋段生動有趣,凸顯了言情小說的藝術魅力。《迷情桃花:誰殺死了我》第4章內容介紹:人的思想起源于處境。人,能忍受.........
《迷情桃花:誰殺死了我》 第四章 忍受孤獨 在線試讀
人的思想起源于處境。人,能忍受孤獨是一種能力;而若能享受孤獨那就是一種境界。
我活著的時候,屬于那種不逃避孤獨,卻無法享受孤獨的人。往往是東子剛一離開我的小家,我就開始忍受孤獨,開始想念東子。不過也許我是錯誤的,這與孤獨無關,而是寂寞嗎?想到那些動物,在自然界里,所有以孤獨狀態(tài)生存的動物,大多采取著一種孤獨的方式生活。它們無不擁有獨自生存的能力和勇氣,只有弱小的,才需要靠群體,靠相互的扶持存活。而我卻與兩者都不相干,我既不害怕,又不強大。我只是無法忍受沒有東子的日子。
芮兒是屬于那種習慣孤獨,而且享受孤獨的人,每次我想念東子的時候,就會找到她,和她講,告訴她,沒完沒了。芮兒就會取笑我:“東子就那么好嗎?男人就真的那么好嗎?愛情就真的被你抓住了嗎?”
每次芮兒如此問我時,我都無言以對,我原本想告訴她:這與男人好不好沒關系,但每一次都會欲言又止。我是一個矛盾的人,我無法解釋也無法克服自身的矛盾。我一邊承認并接受孤獨,一邊又時刻去尋找意念中持有我另一半的那個人。我很愿意相信古代西方那個“陰陽人”的傳說。他有四手四腳,兩個生殖器,其他器官也依照加倍;體力精力過人,于是圖謀向神造反。宙斯將“陰陽人”截成兩半。于是,他不僅再也無力造反,而且陷入了尋找另一半的苦痛之中。柏拉圖文藝對話集中這樣描述:“原來人這樣截成兩半后,這一半想念那一半,想再合攏在一起,?;ハ鄵肀Р豢戏攀?。飯也不吃,事也不做……就是像這樣,從很古時代,人與人彼此相愛的的情欲就種植在人心里,他要恢復原始的整一狀態(tài),把兩個人合成一個,亦好從前截開得傷疼?!钡乩瓐D并沒有說這樣是不是痛苦的根源。
我把這種合并活動叫做戀愛進程,并成為我擺脫孤獨的唯一途徑。有些人是為生而生,有些人是為愛而生。我屬于后者。我一直沒有弄懂芮兒是屬于哪類人?為生而生?為愛而生?都不像。芮兒就好象不是這顆星球上的,甚至不是通常意義上的人類。我有時候真想剝開她的靈魂,仔細瞧瞧,她究竟具有一副什么樣的靈魂。在我的感覺里,對孤獨能漠然視之的,除了傻子就只有瘋子。尼采不總是念叨與孤獨同處,說“孤獨是家”的嗎?他以為上帝死了,我們人不再可能指望,所以我們就必須靠自己,靠意志來作為上帝的替代。但他自己最后還是瘋了,誰也沒能戰(zhàn)勝,包括他自己。
我愿意相信愛情的存在,我更愿意相信愛情是我最終的拯救。有時,愛情成了我的宗教,東子就是我膜拜的對象。與東子的愛讓我的心靈越來越純凈,越來越空靈。我第一次品嘗到我是如此溫柔甜蜜的一個女人,我一直就堅信,哪怕變成了女鬼,我的愛情依然會留在東子的身上;而且這一點似乎正在達成,我死了,甚至有些懷疑自己的死與這個我愛的男人,這個和我有時像一個人的男人有關。我現在偶爾會想起渡邊初一在他的《失樂園》里講的那個故事,那兩個男女最后一起死去,而且還安排了那么樣一個場景,一定要讓自己處在最幸福的時刻一同離開。我也有過那樣的念頭,有好幾次當我和東子做愛,當我從一次次極度快感的高峰墜落后,東子躺在一旁睡去,我靜靜看著他,就會生出要和他一起死的念頭。曾經有一次我問過他,我問:
“東子,要是我倆在那個時刻死去,會不會還有遺憾?”他用一種奇怪的目光看我,半天后才反問:
“很好嗎?”
“嗯,我好快樂!”
“那為什么還要想著死呢?”
“我不知道還會不會有下次?!?/p>
是的,每次因為他給予我的幸福,都會導致我害怕還會不會有下次。我沒有想獨占他的念頭,這樣的念頭很蠢。我只是想能和他一起永遠處在幸福里。我這樣顯得很自私,但所有的幸福,所有平凡的幸福不都是自私的嗎?
我活躍在東子的書房里,與東子的氣息為伴。他從我的墓地回來后,就一直住在書房里。有時候他寫字,寫東子作文,寫來寫去,總是那首《十月的桃花》,十月桃花并不是什么典故,但桃花在十月開放,卻是反季節(jié)的,是違背自然的。那么我們,我們之間的情感是不是也是如此?我數不清他到底寫了多少次;寫了撕,撕了寫,反反復復。這期間,朱小燕時不時送來茶水,小心翼翼地說些提醒東子早點休息之類的話,東子的女兒譚楚楚也會時不時在書房門前探出一個頭來看看東子,僅僅是看看,她從不會走進來,或者是朱小燕不讓楚楚進書房?我看著這奇怪的一家子,又開始慶幸自己變成了女鬼,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嫁給了東子,也象朱小燕一樣生下一個男孩或者女孩,我能忍受象朱小燕這樣生活嗎?
其實我和東子差點有了孩子的。我是一個很容易懷上孩子的女人,而且我們做愛的時候,從來不喜歡戴上安全套。不是東子不喜歡,而是我,我總是覺得那樣就好像是在隔著一塊布幔,你根本無法和這個男人結合為一體,有人形容這就像穿著衣服洗澡。我不知道這些事情上帝知不知道?他最初創(chuàng)造我們,賦予我們性愛的能力,以便通過肉體的接觸找到彼此。不是說我們是被分開的嗎?如果說第一次的被放逐,是因為人類找到了上帝的秘密,那么這第二次呢?
我不能吃藥,吃藥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癥狀。但我害怕懷上孩子,哪怕是東子的孩子。那次在醫(yī)院的婦科診室,我一個人上樓下樓,開診斷劃價交錢。東子在兒童候診室那里,因為朱小燕就是這家醫(yī)院的醫(yī)生,這家醫(yī)院是我刻意選的,我忍不住要這樣。當我的月經沒按時到來,而我的月經一直就是按時到來的,我認為自己懷孕了。那時起我的心情就一直不好,我加倍覺得自己像一個孤兒,那種舉目無親的感受強烈地吞噬著我,常常在睡夢里被無邊無際的洪水淹沒,每次都是被窒息而醒。我不知道別人懷孕是種什么樣的感覺,有時候走在街上看到大腹便便的孕婦,看見她們臉上洋溢著的幸福表情,我就抑制不住開始恨東子,開始恐懼。我不是不愿有一個我和東子的愛情結晶,不是的,根本不是這樣!但我害怕,害怕將這個孩子帶到這樣的一個世界上來。
當我告訴東子自己懷孕后,東子的沉默和一瞬間劃過他眼睛里的猶豫不決和不安,就將恐懼的種子深深植入到我的心里。我不是那種能拉下臉面,去潑婦樣和東子胡攪蠻纏的女人,我的自尊促使我絕對不要去讓他為難。但我還是抑制不住強烈的痛恨。我選擇這所醫(yī)院時,就有著一股難以克制的惡作劇沖動。東子硬著頭皮被我?guī)нM這家醫(yī)院,我不給他退路,他明知道我想干嘛,我想讓朱小燕看見我們,看見我懷上了東子的孩子,也許那樣我會放棄做掉這個孩子,也許我根本就不想那樣,傷害這個無辜的生命,我的孩子,我只是想那樣,想發(fā)泄自己和傷害東子和朱小燕。
東子一進醫(yī)院就躲進了婦幼保健那邊。我想他知道我這樣干的目的,他知道我的任性,我很少做出這樣的行為,但只要開始了,就會不管不顧干下去。這常常讓他害怕我的任性,我第一次上他家去自殺,就已經讓他知道了我的烈性。正是那次我出院后,我倆做愛懷下了這個注定沒法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孩子。我想還是不要來的好,人們都說在最激情的過程里懷下的孩子,會是幸福的;可那次我感到的卻是東子的恐懼,盡管我倆都很興奮,但在這樣的興奮里,包含的卻是對未來的擔憂和茫然。那一次我第一次在做愛的時候,在那種能要我死掉的高潮來臨的時候死死咬住東子的肩頭,留下深深的牙印。難道因為這,因為我對他展示了我的剛烈,使得他害怕,然后精心策劃了我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自殺假象?
那次,在科產科,我的心里塞著一團不好的東西。我一個人脫衣穿衣,被醫(yī)生拿眼光剮著,還得忍氣吞聲。好在化驗結果很快就出來了,是陰性,我突然不由自主地長松口氣,感到一種難以言表的輕松,我甚至是狂喜地去兒童候診室找東子。他正在那揣揣不安地走來走去,我從后面拉一下他,“沒有?!蔽艺f。他一下抱住我,就那么當著眾人的面緊緊抱住我,直到我對他說我快無法呼吸了,他才放開我。但我的心靈的上空卻飄過一層陰郁的烏云。
我沒有懷上他的孩子和我的孩子。孩子,從來被看作是愛情的結晶和上天的賜予,而我們卻為沒能由愛情結出晶而慶幸,是我們的愛情不夠?還是我們的愛情并不結晶?愛情。秩序?,F有生活。破碎關系。等等。我的頭腦里亂糟糟的。一個純情的女子與一個也許純凈的男子互相尋找原初所失落的那另一半,卻在尋找的過程,被現實固有的規(guī)則時時跳出來擾亂一下,考驗一下,甚至連愛情的結晶都被我忽略不計了。
“愛情是反社會規(guī)則的?!睎|子說。“孩子卻是規(guī)則中的產物,不是愛情的產物?!睎|子企圖安慰我。
我不說話。對那時的我來說,更會堅定不移地不讓那個可能的生命來到這個世上,哪怕是愛情的結晶,我也會結束掉。那種結束掉一個處在無意識最初狀態(tài)下的生命的行為,對我而言是沒有什么罪惡感的,有的只是足以吞沒我的生命,我的靈魂的悲愴和哀愁。生命的最初僅僅是一種毫無意識的可能,而并非一種真正人的存在。就如一個雞蛋也可以經過溫度時間而后成為一個遍地啄食的小雞,但當它以一個不會到處走動的蛋的形式存在時,我們煮它炒它,將它吃掉卻沒有絲毫罪惡感。記得在哪讀到過一些當年美國最高法院關于一個未出生的嬰兒什么時候開始享有憲法賦予的權利的爭論文字,那些文字記錄了幾個人的爭論。
“一個未出生的胎兒什么時候享有全部憲法的權利?”
“法官先生,任何時候都有。我認為沒有界限。從受孕七天到九天起,由人類胚胎的發(fā)育一直到胎兒的成長。”
“那么前六天怎么辦?”
“我不知道。”
對呀!那前面的六天呢?我不知道我要是真有了孩子,我在第六天后結束的是不是他的生命?在我還在現實生活中存在的時候,那些不熟悉我真是生活的熟人們,看見東子和我在一起,都以為我們是一對幸福的金童玉女,他們的羨慕溢于言表??傆腥藛柶馂槭裁催€不生小孩等等,我總是回答:想再等等,等年齡再大一點兒,等存款再多一點,等工作再高級一點,等婚姻再穩(wěn)定一點之類的借口;而只有我內心最清楚這一切一切都只是借口而已。
身邊的同學朋友都由著自然規(guī)律生下小孩兒。生一個小孩兒和養(yǎng)大一個小孩兒是人的本能,不用具備多少條件的。甚至只有男女兩個人就全齊了。古往今來生生不息的人類,從才懂得穿獸皮遮羞就已十分熟練地生養(yǎng)兒女,這本來是最自然最簡單的自然規(guī)律。
佛說:要在忘我之境生活。我倒以為忘我就是消極,清心寡欲是自殺的改頭換面的替代物,僅僅是一種采取的是斷然迅猛的方式,另一種則是慢性的,整個過程充滿冷酷和殘忍。我甚至想,難怪每一個剛剛從母體剝離的嬰孩兒,見到世界第一個反應全是大聲地痛哭?;蛘撸松褪且欢纬錆M淚水與痛苦又無法逃開的逵路?剛剛上路的嬰孩兒就已在暝暝中感知了這一點,所以他們才以洪亮的哭向這個世界報告他們的加入。
我不想去做生孩子這件事。在這個紛雜的人世生活和掙扎,這實在是份苦差事。我已由我的父母制造出來并幾乎是棄之不顧,任我自生自滅了;這個我無法參與舉手表決。而往我的下面去,是否我要把一個由我的血脈凝成的一個人帶來世上卻是我完全可以一票通過或一票否決的。我決定不讓自己最心疼的骨肉來人世受這份磨難!我難道真有權力把另一個人帶到這人世來承受這份奔向最終寂滅的死亡的枉然長跑么?而且是在無法征求他意見的前提下。我亦無力承受住另一個命運的重負,這與愛不愛生活和生命毫無本質上的邏輯聯系。好記得尼采說過的,上帝死了的話。而到海德格爾那卻變成了上帝的不在,離開。如果真的存在著一個造物主,制造了我們,然后將我們打入這無休無止的荒原里的流浪以贖我們的罪孽的話,那我寧愿相信尼采,上帝死了!那樣我們至少還能擁有孤兒般的自憐自哀。
養(yǎng)育一個孩子需要花去我們青春和人生之中的多少時間精力和金錢?而我們生活中的這一切又是有限的。多分出去一份,就要少給到自己一些。我們個體的生存質量肯定會降低一些,這毫無疑問。這一點我與芮兒是不謀而合的,我們兩個都是不生孩子的堅守族,她比我做得更決絕,連男人都不要。芮兒說:“傳統(tǒng)意義上養(yǎng)兒防老在現世幾乎是一種誤會。人的生活只有靠自己來安排。如果我們的社會保障制度還不夠完善,我們就要自己做好安排。
因為,當一個兒女走入社會獨立生活,他們與父母的聯系也就是那么一點意念相通,打個電話寫封信都不足以照顧父母日常的起居生活。我們自己就是人之女人之子,我們每天都忙碌地過著自己的生活,父母的老可是有我們來養(yǎng)著?那些說沒有自己孩子的女人就不是完整的女人,這種結論也不是一條必須要堅持的真理。沒有體會過那種天倫之樂確實也算是少了人生的一種體驗。但人生可以體驗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我們不可能體驗,也不必要體驗。而且,在你要多體驗一種生活之前,應該先問一下自己,可否能夠承當接下來的結果?
人的內心世界就像一片一望無際的荒地,我們帶著這一片曠野來到人世,沒開發(fā)之前這就是一片荒地,不多余什么,也不缺少什么。而只有當開發(fā)后再割荒時,你才會感覺那種難以忍受的荒蕪,如果我們的孩子沒有來到這片地上開墾一塊田園,我們并不會感到少些什么那般空蕩。另外還有很嚴峻的一點,如果你一不小心婚姻就失敗了,最被動無辜最受傷害的就是你的孩子。我們真有權力讓一個人為我們失敗的婚姻付出一生都生活在陰影或破碎之夢中這樣慘烈的代價么?”
芮兒的話我一直記得,哪怕是我變成了女鬼,我還記得東子和我,我和芮兒對待孩子的討論。當我不再以肉身存在于這個社會時,楚楚這個6歲小女孩在東子面前的怯懦,讓我慶幸我和芮兒不要孩子是正確的選擇,也是明智的選擇。
但這又都不是我發(fā)自靈魂里的真實的聲音,另外一個聲音對我說的則是完全悖離的另外一番話語。這另外一個聲音告訴我:你必須受磨難,必須經受這凡世間的種種可能與不可能的苦難。你的生命的誕生,正是為此的。而且你這磨難和苦難還必須被延續(xù)下去,一代一代,永無止境。我害怕,真的!我常常害怕得像一頭失去了母親的非洲塞倫蓋布草原上的幼小的牛鈴,連為什么害怕都不知道,只是被迫經受著那種與生俱來的無邊無際的恐懼。我的孩子,如果我有的話,也會如此?也會把我的恐懼在復制一遍?
對了,芮兒。只是芮兒她要回武漢了,她到底回來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