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謀我至寶,那就掀了這洪荒!》 章節(jié)介紹
有一種小說,它是忠實的玩伴,陪你度過孤獨無聊的日子。這部小說的名字叫《圣人謀我至寶,那就掀了這洪荒!》,作者是春衫倚斜橋,主角是元易女媧?!妒ト酥\我至寶,那就掀了這洪荒!》第7章介紹:元易又一次真切的體會到了洪荒之中時間的不值錢,尤其是對于.........
《圣人謀我至寶,那就掀了這洪荒!》 第7章 在線試讀
元易又一次真切的體會到了洪荒之中時間的不值錢,尤其是對于那些大能存在而言。
通天讓他們先安置下來,說是去去就來,為他們傳道講法。
但再一次見到通天,卻已是數(shù)千年之后了。
青年模樣的道人隨意地坐在虛空,言大道玄妙,演神通妙法。
元易與三霄以及多寶幾人專心聽道,沉浸于道境之中。
如今,元易對于當下的天地局勢也有了大致的了解。
三族爭霸洪荒已成歷史,魔祖與仙祖之爭已然落幕,天道已經(jīng)出世,紫霄宮第三次講道都不遠了。
而在第二次紫霄宮講道之后,不周山上那株冤種葫蘆藤已經(jīng)被瓜分干凈了,三清便人手一個。
除此之外,三族沒落之后,巫族那群鐵頭娃盤踞不周山之南,天庭與仙庭的班底也初見端倪,是當下洪荒之中最大的兩個先天神圣團伙,不過尚未真正確立就是了。
通天傳法講道結(jié)束,目光看向他們:“爾等有何疑問,盡可問來?!?/p>
而其話音剛落,便是有人站起了身來,欲要提問。
元易看向身旁,這起身之人,不是別人,正是坐在他旁邊的云霄。
云霄的提問進行了不短的時間,因為這人問題有點多,還有點鉆牛尖角的勁兒。
尤其是她膽子很肥,在元易看來,是個很盡職的嘴替,她的提問,基本上把他們心中的不解之惑都問了個七七八八了。
待得云霄提問結(jié)束之后,其他人似乎都沒有太多需要問的了。
“你們可還有什么要問的?”
這個時候,元易也站起身來,他尚有疑惑。
“老師提到過功德與業(yè)障一事,弟子心有不解,望老師解惑?!?/p>
元易躬身行禮,開口道。
多寶他們都稱呼老師,元易他們當然也不會去搞特殊。
尤其是對于元易而言,其實老師的稱呼他更加適應(yīng)些。
“嗯?!?/p>
通天隨意點了點頭,便是應(yīng)允了他的提問。
他并不如何喜歡規(guī)矩,倒是很隨意,沒有過分拘謹。
“老師在提到功德之時,加了天道二字,據(jù)弟子所知,天道在三族之戰(zhàn)落幕之際方才復(fù)蘇,那在此之前的功德,是大道功德?”
通天聞言,看向元易的目光有些古怪,讓他心中惴惴不安,自己問錯了?
可他確實好奇,因為刷功德這種事,基本上是穿越者的必修課。
而就元易所知道的傳聞,功德又分天道功德與大道功德,后者比之前者更高大上的樣子。
當然,元易其實也想從通天口中知道一些大道與天道之間的關(guān)系,去推測天道乃至于道祖的成分。
畢竟,天道與道祖鴻鈞,幾乎都成為常駐的洪荒世界大boss了,頂級陰謀家什么的,反正有什么壞事,那一定是鴻鈞干的。
元易無法確認這一點,他需要了解更多,才能做出判斷。
“你為何會認為大道會有功德一說?”卻聽通天開口問道。
元易當即有點懵,什么意思?大道為什么沒有功德一說?
“你對大道的理解有誤,何謂大道?大道至高,至公,至大?!?/p>
通天搖了搖頭,繼續(xù)開口說道。
“萬物皆是道,萬事皆是道,萬般皆為道,你認知內(nèi)的一切,你認知外的一切,都在大道之內(nèi),大道包容一切。元易,為師問你,產(chǎn)生功德與業(yè)障的前提是什么?”
元易皺眉沉思,產(chǎn)生功德與業(yè)障的前提?
沒有等元易回答,通天便是繼續(xù)講解道:
“前提是善惡之別,對錯之分,如此方有功德與業(yè)障?!?/p>
元易想了想,好像確實如此,功德是獎勵,業(yè)障是懲戒,自然要區(qū)分出一個善惡是非出來。
“可這善與惡,對與錯,是以怎樣的立場評判出來的?你理解的大道,太小了,小到有立場區(qū)分,甚至認為大道會站在吾等有意識生靈的立場去區(qū)分善惡,這是你的誤解。
大道至公,意味著其沒有偏向性,無喜亦無惡,大道至大,包容一切,你認為的善與惡,是與非,皆在大道之內(nèi)。
大道,無善惡之別,無對錯之分,萬般皆是道,是以,如何會有功德與業(yè)障?
有了立場去分善惡是非,那不是大道,那是天道?!?/p>
說到這,通天難得露出幾分唏噓之意。
“你們不曾見過天道復(fù)蘇之前的洪荒,難以理解那是怎樣混亂不堪的世界,彼時的洪荒,于弱小的生靈而言,沒有活路可言,強者掠奪一切,隨心所欲,無所顧忌。
到了如今,雖說依舊以道行論高低,弱肉強食依舊,但強者終究有了顧忌,收斂了太多,不敢再肆意妄造殺孽,只因天在看,因天道有序,仙道貴生?!?/p>
元易聽著通天說起曾經(jīng)的洪荒,他心里的疑惑卻是更深了。
好像,與自己所知的不一樣啊。
沒有所謂的大道功德一說?那么,天道又到底是什么?
而且,以老師通天話中之意,似乎是大道沒有立場,而天道有,這個立場,又是什么立場?天道有意識?
元易并不懷疑通天的話,老師沒必要欺騙他們。
至于說自己這位老師受了欺騙?元易認為可能性也不大。
因為這些先天神圣,是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幸存者,他們生而知之,他們的意識復(fù)蘇應(yīng)該在天道復(fù)蘇之前,想來即便是道祖鴻鈞也做不到欺騙他們這種事。
不過元易沒有繼續(xù)去問,一來他修為尚淺,那些事不該他現(xiàn)在去關(guān)心。
再有便是,他繼續(xù)問下去,又該問什么?會顯得自己很奇怪。
因為云霄他們就沒覺得這件事有什么不對,自己之所以會去懷疑有問題,說到底是受了傳聞之中陰謀論的影響,是將天道與道祖鴻鈞當成了懷疑的對象,先入為主的因素很大。
這是一種潛意識中的偏見,而偏見,往往會讓自己的目光偏離真實。
元易審視自身,警醒自己,凡事不要想當然的去下結(jié)論。
自以為對洪荒知之甚深,可實際上自己對于洪荒天地的認知極為淺薄,自己所謂的見識,哪里比得上活過了無數(shù)紀元的他們?
不管是認知的高度,還是視野的廣闊,那都不是自己所能比的,人老成精,現(xiàn)在的洪荒天地之中還有誰比這群先天神圣更老的?莫要小覷了他們才是。
更重要的是不能太高看了自己,不然自己又怎需向他們求道?這本身就說明了問題,心態(tài)需得改變。
元易這個時候揣測天道與道祖的成分,是因為第三次紫霄宮講道在即,若真如自己所知,六圣之位就該定下了,元易也在想這圣位是否真的為坑。
不過現(xiàn)在元易不去想了,這件事自己沒有發(fā)言的資格,因為自己對于天道、對于那素未謀面的道祖鴻鈞,一無所知。
老師通天這些先天神圣自身,以他們對于大道與天地的理解,才更能做出正確決斷。
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見更多,看得更加真切,修為是他當下最迫切需要的。
得了傳法,他們的修行已經(jīng)有了前路,修行順遂,尤其是他們不缺時間。
隨著修為的增長,元易有感受到,那本源之中沾染的煞氣對他的影響有所減弱,這是好事,他可不想被煞氣左右。
再無人提問之后,通天叮囑他們好生修行,便施施然離開了。
此時,距離道祖紫霄宮第三次講道開始,還有不足萬年時間。